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將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和標準規則體系建設列為重點任務之一。然而,市面上還缺乏對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畫像和崗位能力要求的歸納與總結。為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助力人才發展、企業招聘、政策制定,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和高頓教育集團聯合編撰《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發展藍皮書》,打造金融科技領域創新性的人才發展報告。
 
  6月3日上午,新金科人才破繭成蝶、高質量經濟乘風破浪——《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發展藍皮書》發布會在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是2023灣區(深圳)金融科技人才季系列活動之一,吸引了近2000名來自各大高校、企業的人才線上、線下參與,現場氣氛火爆。
  活動現場
 
  《藍皮書》對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孫楠、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主任李松出席會議。孫楠同志致辭中表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科技賦能金融能不斷克服金融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難點、痛點,全面助力各大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彎道超車,從金融和科技兩大方面,雙向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孫楠肯定了深金科協在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作出的貢獻及藍皮書發布的意義。他表示,藍皮書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供給、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為金融行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議,是滿足當前金融科技領域發展需求的有效舉措。
 
  現在依然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黃金年代
 
  中國平安集團科技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胡珊以“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平安實踐”為主題發表演講。她表示,數字化浪潮之下,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心。為提高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力度,平安借助協會、高校、產業、行業的力量,進行人才的內循環與外循環,填補技術與業務之間的溝壑,加速了業務、技術兩大生態互融互通。
 
  胡珊還表示,四年前,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創新性地建立起金融科技人才認證,如今已經得到業界充分的認可,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體系,成績斐然、碩果累累;今天,《金融科技人才領域發展藍皮書》的發布,助力企業定位金融科技人才技能要求,未來不斷迭代,有望成為行業標桿。最后,胡珊還對從業人員、高校學生給予了殷切的期望,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黃金年代保持好奇心、堅持感恩,終將行穩致遠。
 
  受深圳華銳分布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勝委托,華銳技術副總經理宿旭升以“數字化時代下的金融科技應用實踐與人才需求”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表示,金融科技行業正處于“進行時”階段,對于證券行業來說,傳統開發人員仍是招聘主流。這與藍皮書里“證券公司大多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高速發展階段,目前趨向于招聘技術型人才,夯實轉型基礎”這一結論是相吻合的。他介紹,據相關統計顯示,有37.64%的證券業崗位提出最低工作年限要求,要求3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崗位最多,證券行業人才需求呈現“工作經驗豐富比高學歷更受重視,業務和技術結合的復合型人才最受青睞”這一特點。
 
  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金融科技專業碩士項目主任王玉龍分享了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與就業的經驗與成果。她介紹,深圳大學微眾金融科技學院通過“以證促學、以賽帶學、以師領學、以研促學”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能力,并與深港澳金融科技師達成了簡易認證合作,共創活力、創新、包容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機制,全面培育優秀的金融科技人才。
 
  全力構建金融科技人才體系
 
  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園區運營部副總監兼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品牌總監辛慕榕對《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發展藍皮書》進行了發布與解讀。藍皮書以“新金科人才破繭成蝶,高質量經濟乘風破浪”為主題,對金融科技崗位作出前、中、后臺的詳細分類并進行調研。藍皮書的發布,將推動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企業構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鏈條體系,為政策制訂、企業招聘、行業發展等提供更全面、更清晰的思路借鑒。
  《金融科技領域人才發展藍皮書》發布
 
  高頓教育產教融合中心總經理柯宇對“金科百校公益計劃”進行了揭幕與介紹。為助力一批高校建設金融科技專業、拓寬招生育才渠道、打造產教研融合基地、搭建實習就業舞臺,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高頓教育依托其背后教育資源、產業資源,共同發起“金科百校”公益計劃,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形成完整的金融科技服務生態,為金融科技發展夯實智慧基礎。
  “金科百校”公益計劃揭幕
 
  深入探討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范式
 
  本次活動的圓桌對話環節由山西證券首席技術官程彪主持,就“深入討論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范式”這一主題,邀請了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科創中心總經理張軍、長城證券營運管理部總經理陳軍、南方基金信息技術部聯席總經理楊東波、銀雁科技集團副總裁兼軟件交付中心總經理春煜四位嘉賓進行熱烈的討論。各位嘉賓結合自己的從業經驗和金融科技領域發展趨勢,對金融科技人才發展現狀、市場需求、職業規劃等方面發表見解,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圓桌對話